宣城钢结构检测机构 超声波检测第三方检测 合金钢检测机构
焊缝质量标准
保证项目
1、焊接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,应检查质量证明书及烘焙记录。
2、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,检查焊工相应施焊条件的合格证及考核日期。
3、Ⅰ、Ⅱ级焊缝必须经探伤检验,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,检查焊缝探伤报告。
4、焊缝表面Ⅰ、Ⅱ级焊缝不得有裂纹、焊瘤、烧穿、弧坑等缺陷。Ⅱ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、夹渣、弧坑、裂纹、电弧擦伤等缺陷,且Ⅰ级焊缝不得有咬边、未焊满等缺陷。
基本项目
1、焊缝外观:焊缝外形均匀,焊道与焊道、焊道与基本金属之间过渡平滑,焊渣和飞溅物清除干净。
2、表面气孔:Ⅰ、Ⅱ级焊缝不允许;Ⅲ级焊缝每50mm 长度焊缝内允许直径≤0.4t;且≤3mm 气孔2 个;气孔间距≤6 倍孔径。
3、咬边:Ⅰ级焊缝不允许。
Ⅱ级焊缝:咬边深度≤0.05t,且≤0.5mm,连续长度≤100mm,且两侧咬边总长≤10%焊缝长度。
Ⅲ级焊缝:咬边深度≤0.lt,且≤lmm。
注:t 为连接处较薄的板厚。
宣城钢结构超声波检测

加料篮探伤检测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:
焊缝检测:加料篮通常采用焊接结构,焊缝质量直接影响其强度和稳定性。
外观检查:通过目视或借助放大镜等工具,检查焊缝表面是否有裂纹、咬边、焊瘤、气孔、夹渣等缺陷,以及焊缝的成型是否良好,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。
内部缺陷检测:采用超声波检测(UT)、射线检测(RT)等方法。超声波检测可检测焊缝内部的裂纹、未熔合、夹渣等缺陷,具有灵敏度高、操作灵活等优点;射线检测则能直观地显示焊缝内部的缺陷形状、位置和大小,适用于检测较厚的焊件。
材料表面缺陷检测:
磁粉检测(MT):对于铁磁性材料的加料篮,磁粉检测可用于检测材料表面及近表面的裂纹等缺陷。通过磁化材料表面并施加磁粉,使缺陷处形成磁痕显示,从而发现缺陷。
渗透检测(PT):适用于非多孔性金属材料的表面缺陷检测,包括裂纹、气孔等。通过在材料表面涂抹渗透剂,使其渗入缺陷,去除多余的渗透剂,再施加显像剂,使缺陷中的渗透剂重新吸附到表面,从而显示出缺陷的位置和形状。
结构完整性检测:
检查加料篮整体结构是否存在变形,如弯曲、扭曲等,可通过测量其外形尺寸、关键部位的直线度、平面度等参数来评估。
查看是否有开裂现象,特别是在应力集中部位、焊缝附近以及经常受到摩擦、撞击的部位。
应力集中检测:
由于加料篮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不均匀的载荷,导致应力集中,从而引发裂纹等缺陷。可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其受力情况,预测可能的应力集中区域。
采用超声波检测、射线检测等方法对这些应力集中区域进行检测,分析声波或射线的反射信号,以识别是否存在应力集中导致的缺陷。
根据加料篮的具体使用要求和环境,还可能会进行硬度检测、材料成分分析等项目,以全面评估其质量和性能。
钢结构超声波检测机构

户外场景特殊检测要求
钢结构雨棚长期暴露于户外,需针对性应对 “腐蚀、高空作业” 影响,确保检测准确性:
表面预处理强化:
焊缝表面需彻底清除锈蚀(用角磨机搭配钢丝轮除锈,露出金属本色)、旧油漆(厚度>50μm 需铲除),避免锈层掩盖磁痕;
雨天或湿度>85% 时,需用热风枪烘干焊缝表面(温度 50-60℃),防止湿气影响磁粉悬浮性。
高空检测安全与操作保障:
检测人员需系双钩安全带,搭建稳定的操作平台(如铝合金脚手架),禁止踩踏檩条(避免檩条变形影响检测结果);
便携式设备需固定(如磁轭探头用磁吸座固定在主梁上),避免高空坠落损坏设备或引发安全事故。
腐蚀缺陷专项评估:
对使用年限>5 年的雨棚,需测量焊缝及母材的腐蚀减薄量(用超声波测厚仪,每米布 1 个点),剩余厚度不得低于设计值的 80%;
若焊缝存在 “锈蚀 + 裂纹” 复合缺陷,需优先处理裂纹,再做防腐处理(如涂刷环氧富锌底漆)。